介绍了地磅水平支架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酸洗、低氰镀锌和三价铬彩色钝化等。给出了各工序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指出了镀锌与钝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前言
某地磅的水平支架材料为 45 钢。为提高其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对整体进行镀锌处理。低氰镀锌具有镀层结晶细致,与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好,所用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好,活化能力及抗杂质能力强,稳定性高,工艺范围宽等优点,同时槽液的强碱性有较好的除油作用,对前处理要求不高,且污染较少,适合用于地磅水平支架镀锌。水平支架低氰镀锌工艺流程如下:
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水洗─上挂─自动线低氰镀锌─下挂─水洗─出光(w = 0.5%的硝酸处理)─水洗─彩钝─水洗─水枪喷冲焊缝─高压气吹干工件─烘干(60 °C,25 ~ 30 min)。
该地磅是出口欧洲的产品,欧盟 RoHS 指令规定产品中铬(VI)质量分数不得高于 0.1%(即 1 000 ppm),钝化膜中不能含有 Cr(VI),故需采用三价铬彩色钝化工艺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2.前处理工艺
2.1除油
除油后用 60 °C 左右的热水将皂化产生的肥皂类物质除去,再用流动冷水清洗。
2. 2 酸洗
采用盐酸溶液[V(浓盐酸)∶V(水)= 1∶1]进行浸渍式酸洗。为了避免酸洗对工件造成腐蚀,一般加入少量缓蚀剂,酸洗时间 20 min。酸洗后的工件表面呈银白色,光泽度较好。
3.低氰镀锌工艺
3.1配方
BH-332 走位剂和 BH-332 光亮剂由广州二轻研究所生产。
3. 2 镀液的配制
在槽内加入总体积 1/4 的水,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并搅拌溶解,然后将氧化锌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在不断搅拌下逐渐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并使之完全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氰化钠,搅拌溶解后加入 BH-332 走位剂与 BH-332 光亮剂,最后加水至规定体积。
4.三价铬彩色钝化工艺
4.1配方
配方中六水合氯化铬为主盐;硝酸钠为氧化剂,主要起化学抛光作用;柠檬酸钠为配位剂,能提高成膜速度和钝化液的稳定性;钴盐可调整钝化膜外观颜色,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
4. 2 操作
该钝化工艺在常温下进行,冬季时应将钝化液适度加热,以确保钝化膜质量。钝化时将工件浸入到钝化液中,15 ~ 20 s 后取出,然后水洗。钝化时应注意钝化时间:时间太短,钝化膜太薄,耐蚀性差;时间太长,膜层疏松多孔,结合强度低,耐蚀性也较差.
5.电镀及钝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要确保除油彻底,尤其是工件凹洼处及边角处。
(2) 上挂时应注意使工件错落有致,避免有所接触。挂工件时,要确保工件在镀槽中通气性良好,否则会导致局部漏镀。
(3) 钝化后,在工件干燥之前禁止用手或其他物体触碰工件,否则会使钝化膜脱落。
(4) 钝化后需用水枪喷冲焊缝。由于出光液和钝化液均为强酸性,焊缝中残留的液体若不清除,一段时间后会对钝化膜造成破坏。
(5) 水枪喷冲后需用高压气吹干工件。将工件悬挂在支架上,利用气泵产生高压气体,吹干工件表面的积水。工件的下端和焊缝处的积水一定要清除干净,否则会造成钝化膜脱落。
6.结语
低氰镀锌层致密,光亮度好,与基体结合力强,耐蚀性好,适合用于地磅水平支架镀锌。采用三价铬彩色钝化后,工件色彩鲜亮,耐蚀性提高,且符合出口欧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