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7-08-04 05:52:18

电子秤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

时间:2017-08-04 05:52:18 来源:本站 点击数:501

根据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及,设计了实用电子秤。电子秤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避免误差的一些方法。电子秤具有结构简单、系统 误差小、调试方便、受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实践证明,电子秤准确、直观、可靠、便捷。

电子秤是一种测量工具,它利用荷重传感器 把所称物料的重量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送到仪表 和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以便显示或控制。长期以 来,大部分电子秤的校验一直采用人工在现场向 料斗放砝码的方式,鉴于现场环境不易操作,需耗 费很大的人力。而且,其校验速度低,影响正常自 动上料制度的执行。所以对于某一个厂内部非贸 易性系统电子秤的校验,浪费太大。

云网客1.jpg

电子秤主要由七大部分组成:台面壳体、均 压框架、电阻应变片、弹性体、补偿电阻、可调支撑 脚、底座。准确度从1/15001/10000以下的III 级,使用双积分A/D转换电路可以满足准确度要 求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的优点。在国家计 量法规的贯彻实施中,电子秤自身的误差和使用 中的附加误差是制造者和使用者都要重视的问 题。

1.电子秤在设计和生产中减少误差的方法

1.1传感器技术指标的保证 选择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准确度要求的传 感器是保证电子秤质量的关键。线性度、蠕变、 空载温度系数及灵敏度温度系数是传感器的重 要指标。对于每一个批量的传感器必须按照国 家有关标准要求的取样率进行抽样检查和高低 温实验。

1.2电子秤电路的温度系数

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输入放大器的输入 电阻和反馈电阻的温度系数是影响电子秤灵敏 度温度系数的重要因素,必须选择温度系数是 5*10'6的金属膜电阻。对于生产的每一台电子 秤必须进行高温测试。对于某些温度系数少量 超差的产品可以用温度系数小于25*10-6的金 属膜电阻进行补偿。高温测试的同时对产品进 行了温度老化,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1.3电子秤的非线性补偿

在理想情况下,电子秤经模数转换后的数字 量和施加在电子秤上的重量应是线性关系。生产 过程中进行准确度标定时,使用内部的计算机程 序进行单点校正。按照理想直线计算出数字与重 量的斜率后存储在存储器中。这就无法克服传感 器和积分器产生的非线性误差。采用多点校正,用 多条直线来逼近一条曲线有效地减少了非线性误 差又不增加硬件成本。例如,1/3000准确度的电子 秤采用3点校正,1/5000准确度的电子秤采用5 点校正。

2.电子秤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电子秤使用过程中避免碰撞 尽管在传感器和电子秤结构设计中采取 了防撞限位措施,但过大的碰撞将使传感器在 限位措施起作用之前就受到损伤,使其电参数 发生变化,影响了电子秤的测量准确度。

2.2根据称量物品的重量选择适当量程的

电子秤最大称量3公斤、分度值1克的电子秤的 准确度是1/3000。如果用它称量2公斤的物 品,它的测量准确度是1/2000,如果用它称量 100克的物品,它的测量准确度就只有1/100

2.3 环境温度对称量准确度的影响 国家标准对III级秤要求在0℃?40℃环境 温度内保证准确度指标,如果使用环境温度超 过此范围,称量准确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2.4振动和风力对称量准确度的影响 对于最大称量15公斤、分度值5克的电 子秤,振动和风力对称量准确度的影响不大。而 对最大称量200克、分度值0.1克的电子秤,振 动和风力会使显示数字跳动。

2.5环境湿度和酸、碱汽体或液体对电子秤的影响

国家标准对于III级秤要求在环境湿度 90%保证准确度指标,要求避免接触酸、碱汽体 或流体。对于没有特殊处理的电子秤,>90%湿 度和酸、碱汽体或流体依附在电路上会使电路 参数发生变化,甚至使电路遭到破坏。对于上述 使用环境,可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产品。

2.6电子秤的年检要求 电子秤因使用和环境及器件老化的影响, 准确度有可能发生变化。要按国家计量技术法 规要求定期检定。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有效日 期的电子秤不能使用。

3.如何避免计量管理中的缺陷

3.1计量基本知识理解应透 《质量管理手册》是说明检测机构测试能 力、工作范围和检验公正性的文件,它应全面系 统的反映检测机构的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在 检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检测机构的《手册》本 身就存在问题。如在手册的检测能力配备表中 忽视了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将公斤写成 kg毫米写成mm在检测能力配备表中混 淆了参数量程、准确度和仪器量程、准确度的概 念。混淆了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概念等。这 些计量基本知识,一些检测人员还没有完全领 会。

3.2管理制度要完善

一些检测机构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存在重复和遗漏现象,如有试验员岗位职责”,又有 “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属职能重复。遗漏了“检测 机构法人制度”、见证送样制度等重要制度,这 些都反映出检测机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3.3检测仪器的计量管理应日趋健全

检测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对检测机构来说 至关重要。它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直 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检测机构的报告质量。 被检查的个别检测机构,虽然拥有了全套的仪 器设备硬件,却缺少健全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 手段,仪器设备档案资料不全,仪器设备计量管 理台帐不全,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的日常抽查制 度,没有编制科学有效的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 划等这些都反映了仪器计量管理的匮乏。

3.4监督检查机制落实彻底

一些检测机构虽然建立了《质保体系检查 制度》、《质量管理手册颁发、修改、检查制度》、 《检测工作质量检查制度》,却没有严格的落实 实施,或实施不全面,造成管理制度的虚设。

通过对10家土建二级检测机构的检查, 我们看到检测机构计量工作薄弱,缺乏计量保 证是制约检测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摆在 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

3.4.1大力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和计量技术 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检测机构管理者的计量 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对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 推动其加强计量管理,在人才、资金上投入。

3.4.2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技术 咨询,举办计量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计量基础学习班,普及计量专业知识,提高检测 机构检测人员的计量意识。

3.4.3技术监督部门、检测部门之间应开展 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帮促活动,引导帮助他们我要计量”。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和检测体 系,使其达到计量考核规范的要求。

3.4.4依法加强对检测机构计量工作的日 常管理和监督,开展量值传递,做好强检计量器 具的检定等工作。

3.4.5 质量监督部门和检测机构行业主管 部门应联合起来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督查工作。 行业主管部门的试验室等级检查应注入计量管 理的基本内容,考虑计量认证的基本要求。促使 检测机构不仅注重硬件投入,还必须注重计量 管理。

4.结束语

电子秤所用的元件少,结构简单,系统误 差小,调试方便,操作不受现场环境及天气条件 的影响,唯一的标准是砝码。只需稍加计算,便 能校验各种量程的电子秤,测试手段直观、省 时、省力,改善了校验仪表的工作环境,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该校验仪经 张钢应用证明,测试准确,可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