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7-09-01 08:03:52

从源头治理电子秤质量的思考

时间:2017-09-01 08:03:52 来源:本站 点击数:547

本文则从质检部门源头监管质量的角度来研宄分析整治假冒伪劣电子秤的对策举措,以便使我国电子秤行业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1.对源头质量问题的认识

源头质量问题就是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就质量问题本身 而言,则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另一类是 客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所谓主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就是我们 常说的假冒伪劣产品”,也就是那些违法者以牟取不正当利润为目 的,用故意欺骗的做法制造或销售不真实产品。它从本质上说属于 道德范畴,是道德问题在产品质量方面的反映。换言之,是经济领域 中的一种败德行为。它可能是合法“正规企业所为,但更多的是“地 下企业”所为。而所谓客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就是以往大家认识 的正常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它主要由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水 平和执行程度、员工素质情况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等因素引起。 可见对治理源头质量问题”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打击主观原因造成 的质量问题,即严厉整治那些“故意”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 业,同时也要引导企业重视客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不断改进技 术和提高管理水平,以提升其产品质量。

2.从源头治理质量问题的举措

2.1用行政执法手段来对质量问题进行查处。这项工作目前是 以查案为主,往往是得到举报后就立案查处。但由于执法经费有限 和执法人员太少,使得这项举报一直是在被动地进行工作,从而使 其震慑力大大减小。

2.2对电子秤产品实施监督抽查制度。这项工作是政府职能部门 依法对那些企业已认为合格的产品实行以随机抽查为主要方式的 监督检查制度。它主要分为定期实施的监督抽查和不定期实施的监 督专项抽查两种。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这项工作,要把真实地去反 映所抽企业的质量状况作为这项工作的真正落脚点,注重抽查的随 机性。只有反映真实了,才有实际意义,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和促进 作用。

2.3发挥舆论对质量问题的监督作用。实践证明,舆论宣传是 一种低成本、效果很好的质量整治手段。如对监督抽查情况及时进 行公告或报道等。特别是重点曝光那些抽查不合格却又逾期不改正 的企业,让他们付出代价。

2.4用评名牌或免检等手段来激励企业重视产品质量。这些激 励手段在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淆乱的情况下,也的确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当然我们也要明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对质量监管 的核心工作是当守夜人去防止企业违法行为的产生。而作为监管 质量的重要手段——监督抽查,是不宜长期作为激励举措(免检) 奖励的。

2.5以标准、计量、认证等工作作为抓手,来促进企业的质量提 升。特别是对电子秤生产企业实行了强制性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制 度,通过考核管理使企业建立起能满足按标准检验要求的计量测试 手段和管理制度等,即通过考核管理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标准体系 和计量体系。

3.从源头治理质量问题的新思路

3.1建立整治联运机制”,加大质量违法的风险成本当前质量 问题凸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风险小、成本低,能牟取较高利润, 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决定了人们有“简单谋利的欲望,这种情况靠显然是不行的,这会加大管理者成本且效果也不会好,因此,只 有加大其违法成本,加大其违法风险,使大家自觉地去守法,才能真 正实现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尽快建立整治联动机制是不增加行政成本解决当前质量问题的有效办法。也就是说,将我 们原来负有监管市场经济秩序职能的各部门的案源采用“串联模 型”,建立从小问题中去努力发掘出大问题失信连查”工作机 制。即企业某方面违法则其它相关部门立即跟进开展检查。如质检 部门发现某企业制售假冒伪劣电子秤产品,则税务、纪检、审计、工商 等部门同时对该企业实施检查。当企业已有某项违法事实,它的信 用就降低了,从而应将其成为政府其它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由于 这样做产生了连带风险成本,建立起了“小问题可能带出大问题的 工作机制”,因此这样的制度设置可大大提高企业违法行为的风险 成本。事实证明,违法企业一般都会进行多项违法,如假冒伪劣电子秤产品生产企业,大都是无证或小企业,往往会实施偷税漏税,平时靠 行贿、回扣等手段去打开销路。可见联动机制”必然使企业违法风 险剧增,代价明显加大,从而使企业或个人不敢轻易去违法。

3.2要弱化计划性的周期监督抽查,加大有针对性的突击检查 力度。以往我们进行的监督抽查基本是运动式波浪式”地按计 划的周期性抽查。实践表明,这样的工作方式有显而易见的优点,但 也存在着不少明显的不足,因此,必须改变当前这种单一的周期性 抽查和举报式的检查模式,摆脱计划经济思维定势,加大对衡器企 业产品质量的经常性、随意性、突击性监督检查力度,甚至暗访检 查,特别是对预测到那些质量问题比较大的电子秤产品实施抽样检 查。要重点加大对中小衡器企业的检查力度,特别是要严厉查处“用 低精度申领许可证和应付质量抽查,而实际上在以高精度名义销售 产品”的违规情况。因为从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其技术水平就越 高,资产风险也就越大,往往越不太会去进行违法,否则其风险代价 太大。因此,笔者建议在考核政府相关部门政绩时要把其每年进行 了多少次突击性检查作为评价其工作量的重要定量指标之一,从 而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产品质量巡逻队,实现从打假治劣的“救 火队”巡逻队的转变。

3.3要改变目前相对封闭的质量监管模式,加大开放式质量监 管的力度。必须进行质量监管环节,树立宏观管理的全民参与意识 和综合治理的理念。走出“由少数质检人去直管广大生产企业的产 品质量”的误区。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打造成为质量问题的总牵头 和协调部门,而使企业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并发动社会方方 面面的力量都来关心和重视产品质量问题。即一方面要引导衡器企 业注重产品质量管理,并采取自我保护来维权打假;另一方面要广 泛发动群众,鼓励大家提供线索,以降低打假治劣的成本;也要充分 发挥联合打假的作用,如质检、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打假;以 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如电子秤协会、情报网等组织 的作用。

总之,通过源头治理电子秤产品质量,使质量方面可能产生的纠 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用户 对国产电子秤的信心。这将为我国电子秤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