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提出一种适合超市电子计价秤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 并举例阐明核查过程。
0.引言
大型超市电子计价秤作为一种计量器具,使用频 次比较高,其计量准确与否事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双方 的切身利益。为了保证电子计价秤的计量准确性,在 正常的两次检定周期之间,除了进行正确的曰常维护 和保养,还有必要对其进行期间核査。
1.期间核査
1.1期间核査定义
是指根据规定程序,为了确定计量标准、标准物 质或其他测量仪器是否保持其原有状态而进行的操作, 即对测量仪器示值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是否保持其在 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内的一种核査。
1.2期间核査目的
期间核査的目的是在两次检定或校准之间的时间 间隔内保持计量器具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1.3期间核査意义
对于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器具使用单位保证工作 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校准间隔提供 依据或参考。
1.4核査方法
由于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标准砝码), 可用它作为核査标准进行期间核査,核査方法选用标 准物质法,公式为
H=Xlab-XrefA (1)
公式1中:Xlab为电子计价秤的测量值;Xref为 标准砝码的参考值;A为电子计价秤的最大允许误差。
电子计价秤的最大允许误差根据JJG 539-2016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确定,表1给出了电子计价 坪的最大允许误差。
每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重复上述期间核査 步骤,直到n次核査,得到各次核査的数据。
1.5判定原则
根据标准物质法的公式计算出的H值大小,评定 为接受、拒绝和临界预防三种结果。
当H在0.7时,适用于接受准则,表明电子计价 秤性能稳定,工作状态保持良好,不需要进行标定或 调整,可继续使用。当0.7 < H < 1时,适用于预防 准则,表明电子计价秤性能接近临界,必须査找原因, 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通常可采取缩短核査间隔, 更换自校砝码等方法对电子计价秤的状态进行密切监 控。当H > 1时,适用于拒绝准则,表明电子计价秤 量值超差,性能不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应立即停 止使用并査找原因,在重新检定或校准表明其性能满 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以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电子计 价秤的失准造成的计量纠纷,有效维护经营者和消费 者双方的切身利益。
2.电子计价秤期间核査实例
2.1核査对象
我们以某大型超市型号为ACS-30、最大称量为 30kg、最小称量为200g、检定分度值e=d=10g、编号为U97359、准确度等级为级、电子计价秤为例,对10kg测量 点进行5次期间核査。
由上述表1得知,该电子计价秤在10kg测量点 使用中检验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g,得出A=10g。
2.2核査砝码
选用标称为10kg的M2等级砝码,其参 考值Xref由其最近一次溯源的检定结果获得, Xref=10.001kg。
2.3环境条件要求
2.3.1温度
核查时应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一般 为-10℃~ 40℃,温度变化一般不超过5℃/h。
2.3.2供电电源
按照制造厂商技术说明书中规定的供电方式接通 被核査秤的电源。
2.4核査频次
毎隔两个月核查一次。
2.5第1次期间核査
电子计价秤经当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立即用10kg核查砝码对电子计价秤进行第1次核查, 在10kg测量点上进行6次测量。测量结果如下表2。
X=i=1nxin (2)
根据公式2求出第1次核查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Xlab1=9.99967kg
根据公式1求出第1次核查H值,H1=9.99967- 10.0010.01=0.133
2.6其余各次期间核查
每隔两个月重复上述期间核查步骤,直到第5次 核查,测量结果数据如表2。根据公式2和公式1得 到其余各次核查的数据如下
H2=Xlab2-XrefA=9.99983-10.0010.01=0.117
H3=Xlab3-XrefA=9.99950-10.0010.01=0.15 H4=Xlab4-Xref A=9.99983-10.0010.01=0.117 H5=Xlab5-XrefA=9.99933-10.0010.01=0.167
2.7期间核查结果的评价
通过用核查砝码对该电子计价秤进行5次期间核 查,H值均小于0.7,符合接收准则,核查结果均为合 格,表明该电子计价秤性能稳定,工作状态保持良好, 不需要进行标定或调整,可继续使用。
3.结语
期间核查是超市电子计价秤实现量值溯源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核查可以对称重过程和称量结果进行 有效控制,保持其在检定有效期内称量结果的可信度。 超市应当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做好相应核查记录,并 将其常态化,对保证其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