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了数字式地磅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进行了检定前的 分析,详细阐述了地磅各称量点的检定及计算。
数字式地磅在检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置零准确度和除皮 准确度两个数值不一致,尤其是首次检定中要测试2个皮重的 准确度,往往就会出现3个不同的数值。在偏载和称量测试中用 置零准确度来计算各称量点的修正误差;在除皮称量测试中就 要用除皮准确度来计算各称量点的修正误差。本文重点阐述在 随后检定中置零准确度和除皮准确度两个不同数值在各称量点 修正误差的计算,供大家商榷。
1.数字式地磅的检定
1.1数字式地磅的首次检定
首次检定是对未曾检定过的数字式地磅的检定,其包括: 新制造、新安装秤的检定进口秤的检定。首次检定的项目及最 大允许误差见表1。
1.2后续检定
后续检定又称随后检定,其最大允许误差和首次检定的最 大允许误差相同,是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其包括凋期 检定;修理后检定;新投入使用强制检定的秤使用前申请的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期未到前的检定(该检定通常是根据被检单位 或使用者的要求,或是由于某种原因,如印封或铅封失效等进 行)。其检定项目和最大允许误差见表2。
1.3使用中检验
检验使用中的秤是否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是否处于良好 的工作状态,数据是否正确可靠,是一种监督性检验,其中查看 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志是否损坏,检定后是否 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等。
其检验项目与随后检定的项目相同,其最大允许误差是首 次检定项目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见表3)。
1.4误差计算方法
地磅的误差计算方法分为直接比较法和闪变点法, 以修正误差为最终结果。其结果必须小于最大允许误差,即Ec在MPE。
1.5直接比较法
如果地磅有一个不大于0.2d的细分指示装置,可以直接 测定示值误差,使用时应在检定报告中注明。
当某一载荷m放置在秤台上,显示器的示值为I,可根据下 列公式计算示值误差。化整前的误差E :=I-m。
1.6闪变点法
如果没有细分指示装置,则利用标准砝码采用“闪变点”法 确定化整前的误差,方法如下:
对于某一载荷m记录下其示值为I,连续加放0.1d的附加 砝码,直到显示值明显地增加一个分度值,变为(1+d ,此时,加 到承载器上的附加载荷Am,可用下述公式得到化整前的示值:
P=I+0.5d-Am,化整前的误差 E 2?=P-m=I+0.5d-Am-m。
1.7修正误差的计算
首先求出零点的示值误差为E。,再求出某载荷为m的误差 E,则该砰在载荷m时化整前的修正误差Ec:EO=E-EO≤MPE。
2.检定前的分析
检定前应对各主要部件进行查看,即分别对3个主要部 件——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和秤体进行检查。检查秤台下面 是否有杂物,如石块、煤块、水泥块等,应将杂物清扫干净;查看 四角的限位螺丝是否紧挨秤体秤体是否水平等。
当部件检查完毕后,应对地磅的仪表在通电后进行 足够时间的预热,然后方可进行整机检定。
下面以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的METTLER.TOLEDO数字式地磅为例说明检定流程。
根据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第4款的要求, 查看秤体上的铭牌并填写检定记录,见表4。
3.各称量点的检定及计算
对于数字式地磅来说,找角是最关键的步骤。先用叉 车扠上砝码进行偏载测试(同时也是找角的过程),如图1,其压 在 DLC 的载荷约等于 Max/ (N-1) =80/7^11.42 t =11 420 kg,并 加允差砝码。
3.1各角的显示值及所加的附加砝码值
各角的显示值及所加的附加砝码值如下:
DLC1I=11 420 kg Am1=10 kg DLCJ=11 420 kg Am2=4 kg DLC3I=11 420 kg Am3=2 kg DLCJ=11 460 kg Am4=18 kg DLCsI=11420 kg Am5=6 kg DLC6I=11 420 kg Am6=14 kg DLC7I=11 420 kg Am7=10 kg DLCSI=11 420 kg Ams=10 kg
由此可见,需要对4号传感器的系数进行修正(主要是把各
角调平)。
3.2修正(查看或记录传感器系数 打开仪表,跨接Wu显示[--]
仪表显示[--],按971
显示97A [X、XXXXX],显示量程系数,此时可记录或输入新 的量程系数,按ENTER键。
显示97B [X、XXXXX],显示零点值,按ENTER键。
显示CELL01 [X、XXXXX],显示第一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i=1.001 331。
显示CELL02 [X、XXXXX],显示第二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f0.997 582。
显示CELL03 [X、XXXXX],显示第三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3=1.000 419。
显示CELL04 [X、XXXXX],显示第四个DLC偏载系数, DLC4=0.995 993。
此时应根据K'= [1- (I-L /L] xk =0.992 501 (其中L为加载质 量,/为示值,为原偏载系数)对DLC4系数进行修改。
用数字键输入 0.992 501,按 ENTER 键,即 DLC<=0.992 501。 显示CELL05 [X、XXXXX],显示第五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5=1.001 429。
显示CELL06 [X、XXXXX],显示第六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6=0.998 438
显示CELL07 [X、XXXXX],显示第七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7=1.000 00
显示CELL08 [X、XXXXX],显示第八个DLC偏载系数,按 ENTER 键,DLC8=1.000 00。
显示SACAL按1保存数据,显示[一],断开 此时再让叉车压在DLCt上,并加允差砝码,DLC4I=11 420 kg, Am4=10, kg。
在实际工作中,最好把各角调试得使Am=0.5e。
标定
打开仪表,跨接W1显示[--]
当显示[--]按10
显示14,输入最大称量如80 000 kg,按ENTER键。
显示15按ENTER键。
显示18按1,显示E SCL空秤,按ENTER键,15CAL- 01CAL倒计数。
显示CELL01将测试砝码加到第一角,按ENTER键,(亦可 能出现SEC 01)。
显示CELL08将测试砝码加到第八角,按ENTER键。
显示19,按1显示E SCL空秤,按ENTER键,15CAL- 01CAL。
显示ADD LD在秤台上加满量程一半以上砝码,如40 000 kg,按 ENTER 键。
显示空白,用数字键输入秤台上的砝码值40 000,按ENTER 键,15CAL-01CAL。
显示CAL D校正结束符号。
显示[--]断开仪表进入称重状态,如果显示E、E、E,则 把秤台上的砝码卸掉,仪表回到零点。
置零准确度 10e (10x20 kg=200 kg
该地磅具有自动置零和零点跟踪装置,在秤台上加放m= 10e (200 kg 的砝码,(JJG 539—1997 之 5.2.2.1J ,示值 I 为 200 kg,逐个施加0.1e=2 kg的小砝码,当加到12 kg,即Am=12 kg,显 示值变为220 kg,根据JJG 539—1997中5.2.4.2计算零点误差, E0=1+0.5e -Am-m=200+10-12-200=-2 kg。
置零准确度MPE=±0.25e=±5 kg,该地磅的置零准确度合
格。
3.5偏载测试的计算(根据JJG 539—1997之5.2.4.21 P=I+0.5e -Am, E=P-m=I+0.5e -Am-m, Ec=E-Ei^MPE。
计算如下淇中Am值见3.1节
E1=11 420+0.5e-10-11 420=0 kg, Ea=E「E0=0- (-2 =2 kg。 同理 E2=0.5e-Am2=10-4=6 kg, EQ=E2-E0=6- (-2 =8 kg, EC3= 8- (-2 =10 kg。
对 DLC4 修正系数后,测得 Am4=10 kg, E4=10-10=0 kg, EC4= E4-Eo=0- (-2 =2 kg, EC5=6 kg, EC6=-2 kg, Ea=2 kg, Ea=2 kg。
其中,偏载测试载荷11 420=571e,其MPE=±1.0e=±20 kg,该 汽车衡在各偏载点符合要求。
3.6称量测试
从零点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加砝码至最大称量,用相同的 方法卸砝码至零点(见JJG539—1997中5.2.4.1),加卸砝码时应 分别逐渐地递增或递减,测定每个称量点的附加砝码值4m。
称量测试至少应选以下5个称量点Min、500e、2 000e (Max/ 2,此地磅 2 000e=Max/2=40 000 kg、Max。
以40 000 kg为例,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加卸砝码,其附加 砝码值Am分别测得Am丨=12 kg. Am丨=20 kg。则根据JJG 539— 1997中5.2.4.2分别计算如下:
E^=0.5e-Am^=10-12=-2 kg, EC^=E^-E0=-2- (-2 =0 kg 2?; = 0.5e-Am;=20-10=10 kg, EC;=E;-E0=10- (-2 =12 kg。
当载荷m为40 000 kg时,其MPE=±1.0e=±20 kg,该汽车衡 在该称量点符合要求。
3.7除皮装置准确度10e (10x20 kg=200 kg
应把使用除皮装置的示值调整为零,利用闪变点法测误差 (JJG 539—1997中5.2.2.2 ,在秤台上放10 t砝码,按[除皮]键 示值显示为0 kg,然后在秤台上加m=10e (200 kg的砝码(JJG 539—1997 中 5.2.2.1.2),示值 I 为 200 kg,逐个施加 0.1e=2 kg 砝 码,当加到8 kg时,即Am=8 kg,显示值变为220 kg。
根据JJG 539—1997中5.2.4.2计算除皮装置零点误差5;。=
+0.5e -Am -m =200 +10 -8 -200 =2 kg。除皮准确度 MPE =±0.25e =±5 kg,则该地磅的除皮准确度合 格。
3.8除皮称量测试
根据 JJG 539—1997 中 6.1 的 规定,只进行1个皮重的测试。
将皮重(10 t)载荷放置在 秤台上,按Q除皮]键,显示值为0,
由小到大按顺序逐个加砝码至最 大净重值,用相同方法卸砝码至零 点,加卸砝码时应分别递增或递 减,至少选5个称量点Min,500e,
000e (Max/2 , Max-W1c
以最大净重值(Max-W) 70 t 为例,测得Am ^ =16 kg, Am丨=20 kg。
则根据JJG 539—1997中 5.2.4.2分别计算如下:
E 丫 =0.5e-Am 丫 =-6 kg, Ec 丫 =E 丫 - E0=-6-2=-8 kg IE 丄=0.5e-Am 丄=-10 kg, E“=ErEo=-10-2=-12 kg。
当载荷m=70 t时,其MPE=±1.5e=±30 kg,该汽车衡在该称 量点的误差符合要求。
3.9鉴别力测试
鉴别力检定在Min、Max/2、Max 3个不同的称量点进行测试。 在实际工作中,在称量测试时一同进行。
在秤台上放置规定的砝码和10个0.1d的小砝码,然后依次 取下小砝码,直到示值I确实减少了一个实际分度值而变为I- d,再加上一个0.1d的小砝码,然后再轻缓地放上1.4d的砝码, 示值应为I+d。
3.10重复性测试
随后检定只进行MAX/2的测试,至少重复3遍,以m=40t为例,测得附加砝码值Δm分别为Δm1=18kg,Δm2=8kg;Δm3=12kg;
根据E=I+0.5e-Δm-m分别得E1=0.5e-Δm1=-8kg;E2=0.5e-Δm2=2kg;E3=0.5e-Δm3=-2kg.
AEI=10 kg,当载荷 m=40 t 时,其 MPE=±1.0e=±20 kg。该地磅的重复性测试符合要求。
3.11填写该地磅检定记录 该地磅检定记录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