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8-01-12 02:55:43

集贸市场电子秤短斤少两问题的解决方案

时间:2018-01-12 02:55:43 来源:本站 点击数:768

本文针对集贸市场电子秤长期存在的短斤少两这一恶习、痼疾,阐述了如何建立机 制(或模式)来破解,发表几点意见。

一、引言

集贸市场(以下简称“市场”)是由市场经营 管理者经营管理,在一定时间间隔,一定地点, 周边城乡居民聚集进行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 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城乡集贸市场是社会 主义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得到 快速发展,入市经商户成倍增长,经营行业和范 围不断充实完善,经营活动异常活跃。不可否认, 这为繁荣地方市场经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提 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作出了有益贡献。但是, 作为市场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反映在不 易管理,少数商户不接受管理,甚至公然暴力抗 拒执法管理,这就使市场成为社会化管理不到的 “小王国”。这种局面的形成,直接受害的是普通 消费者同时也影响到当地政府的形象。对此, 广大消费者深恶痛绝政府部门感到棘手。其实, 市场产生这类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场 主办者管理制度未形成或未完善;二是各管理部 门因受时间、人员、手段等因素制约,难以及时 有效开展监管;三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恶意 损害消费者;第四,也是最主要的在全国范围, 或一个地区,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监管机制。

下面,笔者仅就市场长期存在的短斤少两这一 恶习、痼疾,从如何建立机制(或模式)来破解, 发表几点意见。

二、创立管理机制的理由

从政府工作层面讲,管理好市场经营秩序是解 决民生的大问、题。政府向来把推动和解决民生作 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 衡量政府工作的一把尺子。市场短斤少两行为一 直是老百姓反映极为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 长期得不到解决,老百姓就会对政府失去信心, 政府就会在老百姓心中失去尊严。所以,政府必 然高度重视,并作出科学合理有效的部署,使这 项工作常态化、长效性。

从管理部门来讲,是履行本职工作的必然要 求。作为计量工作的主管部门质监局,从上到下一 直在提倡树立计量惠民的思想,营造诚信计量的 氛围,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为政府 解忧,为群众解困。市场上的米袋子分量不足, 菜篮子装进了水分,这些问题,质监局有责,质 监局更要有所为,多思谋筹划,怎样从根本上解 决这些问题,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舒心,再少一

些怨言与政府部门距离拉得更近。

从消费者角度讲,这是影响到切身利益的根 本问题。买卖公平是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要求, 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其实我们每 个人都是消费者,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权利都在被 侵害。我们最想表达的愿望,不言自明。

三、拟创立的两种机制

(一)政府买单,集市运作,管理部门推动, 社会监督

(1)政府买单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实行这种做法。市场所在 地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市场行政监管费用作一项 支出划拨,通过财政体制保障,对专项支出进行 审核和预算,专款专用。

(2)市场运作

1器具配备

市场所用计量器具由主办者按要求统一配置, 标注市场名称和编号,摊主交付押金后领用。严 禁摊主自行配备器具。统一配备的器具应放置于 规定的场所,便于消费者识读和监督。摊主在使 用器具时应加强维护,使器具始终处于正常工作 状态。为防止摊主作弊,减少器具在使用中失准, 一台器具在一位摊主手中停留不能超过半个月。

2检定

市场主办者申请计量检定机构对市场内所有 器具集中进行检定,对检定合格的器具打上铅封 加贴合格印证。计量检定机构对所有器具登记备 案,实行动态管理。主办者应对周期内的在用器 具实行经常性检査,保证器具准确可靠。

3费用

市场根据器具检定和商品量检验实际情况 向财政提供费用支付证明,计量检定机构向财政 领取,这项工作目前政府已经进行了保障。

(3)管理部门推动

帮助主办者建立市场管理规章制度和计量管 理体系,利用市场规律指导集贸市场管理。主办 者引入准入和退出机制,摊主进入市场前与主办 者签订协议,自觉遵守市场各项管理制度期间 有屡屡违反且严重者,令其退出。计量行政管理 部门与主办者签订监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计 量行政管理部门保证完成职能的履行,市场保证 合法经营。在市场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后,主办者 首先承担法律责任,主办者再根据规章制度追究

违法摊主的责任。

帮助主办者探索建立器具检定、商品量检验、 计量行为监管的方便而快捷的途径和方式,使双 方的合作有认同感、信任感和愉悦感。加强对市 场内公平秤的监管,帮助市场培训计量管理人员。 对市场内从业者免费进行计量知识培训学习贯 彻《计量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等。在市场内开展计量诚信评比活动,营造良好 的诚信经营氛围。对条件好的市场进行计量认证, 提高市场自我管理水平。联合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在法律、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支持,全面提升 市场信誉,创建品牌市场。

(4)社会监督

通过媒体提请消费者对市场进行监督,欢迎 对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管理部 门聘请义务监督员实行日常监督,积极应对投诉 和举报。管理部门和市场主办者建立赔付首付制 度,因市场内摊主违法经营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先期予以赔付然后向违法经营者追缴赔付款。

(二)让市场变成超市

以超市的形式出现的市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市场有固定出人口的封闭式结构。敞开式 的市场不适合这种模式。

(2)市场安排固定人员在出口统一对市场出售 的商品进行计量结算,并有人员在市场内来回巡 视,加强经营秩序的管理。

(3)市场内所有摊位不得自备计量器具,可配 备条码机或二维码打印设备,以便在出口识别经 营户信息。

(4)市场内的商品统一标注条形码或二维码, 包含的信息有:商品类别、摊位号、价格等。

(5)市场内经营者身份由主办者替代,以前的 人市个人经营者转变成自己商品的照管、处理者。 除猪肉、鸡、鱼等需要分解加工的商品外,其它 商品均可由消费者自己选择挑拣。

(6)市场经营活动结束,由市场工作人员和经 营者结算营业款并收取经营管理、损失赔付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