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地磅常用的作弊手段和方式作了详细分析和硏究,重点对如何预防作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地磅以其使用方便、称重准 确、显示清晰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 睐,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但随 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为了谋 求私利而研制的作弊方法。为了维护用 户的利益,文中将介绍地磅的工 作原理及针对常见的作弊手段所采取的 一些预防方法。
―、地磅的工作原理
地磅系统标准配置由秤台、 称重传感器和称重显示部分,包括称重 显示仪表、接线盒和信号电缆三大基本 单元组成,根据用户不同需要可选购其 它外接设备以组成各种配置,包括计算 机、打印机、大屏幕显示器、电源浪涌保 护器、稳定电源及多功能电源插座等。它 的工作原理是承载货车进人秤台,在物 体重力作用下,使称重传感器弹性体产 生变形,粘贴于弹性体上后应变计桥路 阻抗失去平衡,输出与重量数值成比例 的信号,经传感器内部的放大器,A/D转 换器,微处理等电子原件进行相应的数 据。
二、常见的作弊手段及预防方法
现在市场上地磅的作弊事件 时有发生,各种各样的作弊方式层出不 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作弊手段及预 防方法,希望大家吸取经验,以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一是通过直接对地磅的传感器或 者仪表加装遥控装置,操作遥控装置的增 减键,控制传感器的输出,使显示仪器的 显示受控制,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达到 克秤扣量的目的。这种作弊方法隐蔽性 强、操作方便,很难被察觉。在称重显示 仪表内加装遥控装置,通常加在仪表M) 转换器之前,通过遥控改变电阻值来调 整称重仪表称量示值。预防方法:加强管 理,提高警惕性,不定期打开秤体的盖板 和接线盒检查。同时,要严格按照计量器 具检定周期申请检定,在使用过程中发 现称重偏差太大或仪表显示异常时,要 及时通知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查测试, 防止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二是个别司磅人员为牟取暴利与外 部人员一起勾结、合伙作弊,对此,企业 很难查出重量丢失的真正原因。通常是 通过显示仪表预留负底数,以期达到进 货时减少总重量的目的,如一货车毛重 20吨,皮重5吨,净重应是15吨,而将 显示仪表预留负底数后(假设为1吨),
那么该货车过磅时毛重就变成19吨,这 样货物净重就变成14吨,吃了 1吨的 亏。由于它操作简单、方便、是不法之徒 使用最多的一种作弊方法。司磅员和不 法商贩内外勾结、同流合污是这种作弊 方法得逞的前提条件。预防的方法是:只 要货主在过磅前查看显示仪表是否归 零,如不是零,可通过“置零”或“去皮”键 使之归零后再过磅。
三是通过在秤体底部放置砖头、土 块等硬物,利用反作用力原理,达到进货 过磅时减少总重量的目的。大家知道,当 货车驶到地磅的承重台面上时, 就会将重力传给各个承重点上的称重传 感器,这时传感器的输出端就会产生电 座信号,通过运算放大,A/D转换后该数 字信号再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最 后通过显示仪表显示,由于货车的重量 是垂直向下的,如果这时在地磅底部 垫上一定高度的砖头或土块,势必会产 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使仪表显示货车的实际重量也相应减小。例如,某一粮库就发生 过这种情况,由于已知该货车的皮重,当 该货车装满货后过磅毛重反而比皮重还 轻,从而引起司磅员的怀疑,检查发现该 地磅的四只传感器边均被人垫上砖 块,移去砖块后,地磅恢复正常。 预防方法:一是对于无基坑的地磅,应在离秤台两侧约2cm处分别加设 防护墙,防护墙高度与秤台面相平,其目 的既消除人为作弊空间,又可以防止风 沙卷入地磅基础内对准确计量的影 响;二是对有基坑及浅基坑的地磅,在基坑处传感器操作监视孔上应加 盖固定铁板并加锁。
四是通过仪表的标定程序,改变该 秤的正常称量,如加载10吨标准砝码, 通过量程标定方法改变10吨的显示值, 达到克秤扣量的目的,任何仪表都有标 定程序,不管是任何厂家的仪表,在安装 后进行首次检定的时候,大都要经过量 程称定,使该秤的称量误差在国家规定 的允差范围内,该秤要在检定合格后才 能使用。同时,当地计量检定机构会在仪 表上打上铅封、禁止乱动,铅封如破坏, 该秤的合格即失效。要量程标定,必定会 破坏铅封,因此只要我们计量管理人员 严把铅封关,就可杜绝这类作弊现象。但 也有些仪表不能打铅封,它是通过密码 或插头进人标定程序的,只要知道的密 码和标定程序都可随意改变秤的称量大 小,在此笔者建议这些仪表厂家能及时 改正,设计合理化,方便当地计量检定机 构的计量管理。
五是管理员密码泄漏,数据被修改。 在标准的称重管理软件中,一般重量数 据和记录是无法修改的,只有特定权限 的管理员才能修改,但因为操作员在使 用过程中难免操作错误,在管理员登录 修改的时候,密码被不法分子偷偷记录下来,在以后的称重过程中修改称重数 据。解决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公司开发的 称重管理软件,记录下每一步数据修改 的时间、具体内容,便于以后管理过程中 对修改情况的随时调用和查看,从而有 效防止此类作弊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