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8-01-24 02:29:26

采用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地磅的注意事项

时间:2018-01-24 02:29:26 来源:本站 点击数:780

目前,依据JG1118-2015地磅(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规程采 用衡器载荷测量仪调试和检定地磅已开始推广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检定人员采用衡 器载荷测量仪检定地磅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具体问题包括地磅调试安装、辅助装置安 装、测量仪安装、软件使用和现场环境等方面确保检定过程高效、结果准确。

地磅因其称量快、准确度高、数据传 输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已在冶金、化工、 公路、港口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量值 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衡器 载荷测量仪是一种用于地磅(以下简称 “汽车衡”检定的计量器具。该装置解决了砝码 法检定带来的运输困难、工作量大、成本费用高 等难题可对最大秤量不小于30t检定分度数不 大于3000的电子汽车衡依据JJG 1118-2015《电 子汽车衡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规程实现快 速、准确、全量程、全性能检定。其原理如图1 所示,检定时将反力装置億臂梁与基础可靠 连接,并安装标准载荷单元组。根据规程规定的加载方法,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将对单个标准载荷 单元或标准载荷单元组进行加载,系统根据标准 测力仪测得的实时标准载荷进行控制并快速稳 定在设定的标准载荷,系统同时采集汽车衡仪表 示值。再以规定速率继续施加标准载荷,直到地磅的显示值明显地增加一个分度值时,读取载 荷测量仪施加的标准载荷并计算误差。

001.jpg

自规程实施以来,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已 逐步在地磅现场检定、出厂检验、产品监督抽 查等领域使用衡器载荷测量仪开展工作。2017年, 福建省计量院使用衡器载荷测量仪对福建高速新 安装的280余套整车式动态地磅按照国家技术 规范进行全量程、全性能检定,实现了福建省内 高速公路计重收费衡器量值的准确、统目前已完成全部检定工作并通车使用,得到广泛好评 脸定现场如图2所示。

002.jpg

本文主要总结了在采用衡器载荷测量仪检定地磅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检定前的地磅调试 安装和辅助装置安装;检定中的测量仪安装、软 件操作和检定中现场环境的注意事项;以及检定 后的保护措施,从而使检定工作正确、高效,确 保工作顺利进行。

2.检定前的注意事项

2.1地磅调试安装准备 汽车衡需由厂家提前安装调试,各传感器安 装和接线盒接线均正确对应。到检定现场后先查 看各纵横向限位装置的间隙是否在正常范围,不 正常的要及时调整。

首次检定前或更换重要配件后检定必须用重 车对地磅进行反复压实,并急刹车,反复 2次?6次,让地磅各个部分之间尽量磨合和传 感器垂直受力。压完后确认设备在空秤时是否可 靠回零,否则需检查秤台和传感器是否存在安装 不到位,基础是否存在不实,秤台是否悬空等问 题。问题解决后再重压秤台2次?3次,查看秤 回零情况。如果首次检定前未使用重车反复压实, 即使本次检定合格,但使用后不久,该设备的计 量准确度也会出现大的偏差。另外,如为更换传 感器或配套钢球等维修后检定,也应在检定前进 行此程序。

2.2 辅助装置安装 1移动式钢结构墩台安装 钢筋混凝土墩台基础表面安装有预埋板,如 3所示,用于放置和锁紧钢墩台。在检定前应 对预埋板进行如下检查:①螺纹孔的位置、深度 应符合要求;②预埋板表面平整,无混凝土残留物, 焊接点打磨平整;③预埋板与秤面在一个水平面 上。在确保以上都无误的情况下,才可进行钢墩 台的安装。钢墩台与钢筋混凝土墩台使用高强度 螺栓进行连接,螺栓的强度需达到10.9级或者更 高。螺栓可以通过电动扳手进行锁紧以节约时间, 安装好的移动式钢结构墩台如图4所示。

003.jpg

(2)悬臂梁安装

悬臂梁是承受测量仪载荷力关键装置,实物 如图5所示,安装不正确会导致标准载荷单元施 加的载荷不稳定、偏差大、回零不正常等现象, 影响地磅在检定过程中的准确性。在安装过程 中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锁紧钢墩台下板底部的螺 栓;②在锁紧底部螺栓的同时,竖直方向上悬臂 梁与钢墩台的上板侧面应保持紧贴;③悬臂梁上 方的垫块需插入钢墩台上板的凹槽。悬臂梁安装 好之后如图6所示。

检定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检 定结果是否可靠有效。检定前主要从地磅调试 安装和辅助装置安装两个方面进行问题排查。表1 为检定前的检查清单,在实际检定中可根据该表 进行逐一排查,以确保检定过程高效、结果准确。

004.jpg

3.检定中的注意事项

3.1测量仪安装

(1)标准载荷单元的安装。

标准载荷单元由标准传感器、液压油缸和承 压板组成如图7所示。

                                       005.jpg

通常,秤台面为了车辆的减速和防滑效果设 置有花纹、减速带、防滑板等如图8所示,从而导致秤台面不平整,并且大多数的秤台面都带 有一定的坡度。所以承压板在放置时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将承压板放置在墩台的对应位置,如果 由于秤台花纹而导致不平或者底部悬空时,应用 垫板或垫片把悬空处垫实;②应使承压板上的水 平指示平行于秤台行车方向,并对承压板上的球 头面进行水平调整,如图9所示,使其达到水平。 

                               006.jpg                                                                                                                                                                                                                                               

放置好承压板之后,则可把传感器放置在承 压板上,安装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①传感器 的球头面一定要置于悬臂梁承压区域内;②如果传感器上端面与悬臂梁承压区域空隙较大,可以 放置垫块以缩小距离,垫块如图10所示。安装好 的辅助装置和载荷单元如图11所示。

(2)油管和通讯线的连接

管线的接口处标有相应的序号,连接时需一 —对应洳图12所示切勿接错、漏接。通讯线 和油管的接头在接线和收线的过程中应做好保护 措施,切勿把接头重摔在地面或放在地上拖行, 同时也应防止接头进入水、砂石等杂物。此外, 管线应顺畅的放置,检定时应检查管线是否折弯 或者被重物压住。     

007.jpg                

称重设备的仪表与电脑的通讯连接通常采用 无线方式,如果现场由于特殊情况对无线信号干 扰较大的,应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

3.2软件操作                                                                                                                                              

(1)软件参数设置

确保标准载荷单元位置放置正确以及管线连接 无误后即可进行检定。在进入软件界面时,需要输 地磅的相关信息和检定地点重力加速度,信息 输入界面如图13所示。地磅信息中的准确度等 级、最大秤量、检定分度值、支承点数和最大皮重 信息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后期的检定结果。当检 定地点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输入重力加速度g, 方法有直接手动输入已知的检定地重力加速度值和 通过输入纬度、海拔经软件计算得出两种。

点击“设置默认信息”可快速得到上一次检 定时的相关信息,在同一型号地磅的检定工作 中,此功能可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输入。当电脑或软件重启时应注意信息是否正确再进入。

(2)检定过程操作注意事项

检定开始后,按照软件的提示进行预加载、 偏载、称量和重复性、除皮后的称量等操作。在 进行偏载、称量和重复性以及除皮后的称量检定 前,应检查地磅的仪表示值和测量仪的示值是 否为零如果不为零,需对它们进行清零。否则 会造成检定结果无效。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地磅的传感器与载 荷测量仪的传感器位置标号有时并不相互对应。 在检定过程中检定员应提前判明并记录编号, 根据实际的位置对需要加载的标准载荷单元加载。

3.3检定中现场环境的注意事项

衡器载荷测量仪作为高准确度的计量器具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供电环境。检定现 场应具备以下几点:①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 16A的交流电源,并且需可靠接地;②同一电源上 无产生干扰的设备,例如电弧焊等大功率设备; ③在检定过程中不应出现断电、大幅电压波动等 现象。否则会造成检定中断影响检定效率。

008.jpg

在检定地磅的过程中,需保持秤台面上的 静态物体重量不变。在检定过程中应做好路面布

防止人、车辆等误上秤台。此外,遇到雷雨、 下雪或者大风的天气不但影响检定准确度 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伤害,应立即停止检定。

4.检定后的注意事项

检定结束后,拆卸悬臂梁和钢结构墩台,收 好衡器载荷测量仪的相关设备。墩台基础表面的 预埋板需做好保护措施,可用黄油或者橡胶塞堵 住螺纹孔,用盖板把墩台盖住防雨水腐蚀生锈。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应多注重秤体的保养维护、 基础的排水等即可避免许多问题的出现。

5.结论

使用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地磅更加 准确、高效、安全、环保,与原来的砝码检定法 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由于新增辅助装置 的安装和衡器载荷测量仪设备的安装与操作,在 检定时有许多新增的注意事项。通过不断的检定 实践和经验总结,衡器载荷测量仪法检定将得到 更加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