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通过两种途径造成灾害:一种是直击雷,声、 光、电同时发生,瞬间电流达数十万安培,所产生的电效 应和热效应能导致火灾,熔化物体;另一种是感应雷(亦 称二次雷击),它比直击雷成灾率更高,间接损失更大,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雷电灾害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雷 电防御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下针对各自的特 点,具体谈谈防雷措施。
一 ?防直击雷
由于矿区地磅多处于空旷地带,周围少有高 层建筑物,或不处在高层建筑物的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 内,这就有可能与空中带电云团产生放电,产生直接雷 击。为此,在易产生雷电干扰破坏的地区必须采取可靠 的防雷措施,以免造成雷击破坏。因此,可根据具体地 点,按规范合理设置避雷针,以尖端放电效应中和云团 中的电荷,有效地保护电子称重系统,避免遭受直接雷 击。
直击雷防雷设备的作用是接闪,即防止雷电直接击 中计量室以及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各种金属管线和用 电设备。对于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外的各种金属导线以及 由直击雷所产生的感应雷电是无法保护的。
二、防感应雷
当雷电放电路径不经过防雷保护装置时,放电过程 中产生的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强 大的电磁脉冲,称感应雷。感应雷可通过静电感应、电磁 感应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
1.防静电感应雷击
雷雨时,空中的带电云团同室外的秤台之间虽然并 没有产生直接雷击,但通过静电耦合会使设备带上与云 团极性相反的电荷。当空中带电云团与其他云团产生雷 击放电、突然消失时,为疏散聚集在秤台顶部的大量电 荷,就会产生很大的回流电流。一台地磅一般有 10?12个支撑点与传感器连接,当静电感应雷击造成大 电流回流时,上述承载点就是回流通道的不良环节,就 会在电路中形成静电感应。因此,必须在传感器的上、下 端(如桥式称重传感器)或左、右端(如悬臂梁式称重传 感器)设置大电流旁路电缆,即采用一根多股编织铜线 跨接,使整个传感器形成对地等电位状态,基础板与承 重台连接为一个等势体,以防止意外电流从传感器上经 过而造成传感器损坏。这样,秤台与电子汽车衡接地网 之间有了大电流回流通道,当静电感应时,可以从大地 补充电子,使其中和,不致因设备产生高电位后不能快 速疏散。
2.防电磁感应雷击
近年来,煤炭行业的地磅除了受到直击雷的 危害外,更多的是雷电的电磁效应所产生的对精密电子 设备具有破坏性质的电涌电流。
雷电的感应浪涌电压的入侵途径除了进线电源外, 主要是通过信号线窜入设备内部,致使称重仪表、计算 机的接口电路损坏。因此,应高度重视对电涌的防范,切 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鉴于以上情况,为了进一步降低电 涌的伤害,我们拟订了以下预防方案:
一是合理布线和屏蔽。进入秤房的低压电力电缆宜 埋地引入,采用具有金属铠装屏蔽层的电缆,且屏蔽层 两端接地,以最大限度地衰减从各种导线引入的雷电高 电压。
二是等电位联合接地,即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 接地共同接到秤体接地网上,地网阻值要求在4ft以下。 这种接地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接地电阻,又可使设备之间 的地电位相等,使整个衡器计量系统有一个共同的接地 系统。
三是安装电涌防护器。对电源系统的防雷应采取三 级防雷系统,秤房内220V/380V供电系统采用TN-C-S型 式,由于秤房内电子设备相距很近,只需在电源入口下 端安装电源第一、二级复合防雷保护器,即在各相线与 中性线之间安装FYS-0.22kV型避雷器,实施配电系统的 第一、二级防雷保护;在与计量系统有关的电源插座处, 安装电涌防护器用于电源的第三级防护。通过多级电源 防雷设施,彻底泄放雷电过电流,限制过电压,尽可能防止雷电通过电力线路窜入计量系统,损坏系统设备。
同时,对计量室网络连接采用ADSL专线接入的,为 了避免通信电缆引入雷电的可能性,采用的技术是在电 缆接入计量系统前先接入信号避雷器(信号SPD),尽可 能地降低雷电对系统设备的冲击。
四是传感器信号电缆的防雷保护。在整个称重计量 系统中,有一处不可忽略,就是秤房到秤台有一段较长 距离的传感器信号电缆。雷击通过电磁感应途径,可在 线路上引入高电位,造成称重仪表因雷击损坏。为此,各 信号电缆特别是磅房到秤体的一段信号电缆的屏蔽层 以及金属穿线管应可靠接地,把闪电的电磁脉冲从空间 入侵的通道全部阻断,使闪电无缝可钻,以消除电磁感 应雷击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