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大型地磅安装的基础施工、秤体传感器的安装和地磅接 地保护的种类、应用范围及接地装置的设置要求等。
1.概述
大型地磅主要由一次仪表称重传感器, 二次仪表称重显示器及室外秤体组成。大型地磅的安装、接地保护将直接影响到称重系统工 作的可靠、稳定、安全和系统的计量性能,影响 称重计量准确性。以下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 大型地磅安装,接地的具体步骤、要求和注 意事项等。
2.大型地磅的基础施工
2.1基础施工要求
SCS系列电子汽车衡的基础结构分为无基坑和 浅基坑两种,基础施工必须根据厂家提供的基础 设计图样,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再进行施工图样 设计。施工设计中必须特别注意下列4个问题:
2.1.1基础设计符合CFJG668—90固定式电子 秤检定规程的要求。
2.1.2基础下素土承载力(地耐力)要求不低于 98kPa,如现场地质条件达不到此要求,必须作加 固处理。
2.1.3基础下挖至当地冻土线以下。
2.1.4对于浅基坑型基础,必须设置排水管道。 无基坑型基础也要考虑周围排水通道,保证电子 衡器的系统接线盒、传感器不会长期浸泡在水中。
2.2预埋件施工
地磅系统基础中的预埋件主要包括铸铁 底板,地脚螺栓等。其施工过程是安装中的重要 环节,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称重系统示值的准确性。 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地脚螺栓和铸铁底板 的正确位置、水平度、标高等。
2.2.1首先,根据厂家提供的基础图纸,拉线 定位,确定若干块底块(含地脚螺栓)的正确位置。
2.2.2实际工作中,多采用二次灌浆的方法来 定位底板和地脚螺栓,以保证每块底板的水平度 (通常为1/ 500)、相对标高误差(S≤3mm)符合基 础设计图样的要求。其步骤为:首先将四只地脚 螺栓穿过底板,上下并帽,然后按要求将地脚螺 栓放入预留孔,对水平度、标高粗调后,将其灌 浆,凝固固定;其次,再用螺母细调每个底板的 水平高、标高直到符合要求,然后用不收缩混凝 土将底板底部完全充实,不得留有间隙。
3.秤体、传感器的安装(以全电子地磅为例)
3.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1.1按照基础设计图的技术要求,验收基础 施工质量,复核各底板的位置尺寸、水平度和相 对标高。
3.1.2检查信号电缆的金属穿线管是否畅通。
3.1.3所有接地点是否可靠,并测定接地电阻 是否满足要求。
3.1.4检查基坑及周围排水通道是否畅通。
3.1.5清扫基坑内垃圾、杂物。
3.1.6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规定。
3.2秤台就位
先在基坑内传感器6个支点位置附近垫 上方木,并在基础一侧拉线定位。
3.2.2用起重机将秤台平稳吊起落入基坑方木 上,传感器不得接触地面。
3.2.3如果是多单元秤台,则应按秤台的搭接 顺序逐节吊运到基坑内,连接外用圆柱插销定位。
3.3安装基板
地磅用的基板分为三种限位基板和一种无 限位基板,它们是:⑴三面限位基板;(2)双面限 位基板;(3)单向限位基板;(4)无限位基板。
地磅基板的布置方式有三种:分别为:(1) 单台面基板布置方式;(2)双台面基板布置方式; (3)三台面基板布置方式。
秤台置于基坑方木上后,将限位基板按要求 位置放在铸铁底板上。
3.4安装连接件、传感器就位
3.4.1先在连接件支承柱头部涂一层黄油,擦 干净传感器支承孔,并涂一层黄油,将连接件支 承头插进传感器支承孔内,再将连接件定位板装 上并与传感器连接起来,见图1。
3.4.2用千斤顶(或超重机)顶起秤台,撤除秤台 下方的方木,慢慢松开千斤顶,使秤台徐徐落下, 并让连接件底落入各限位基板的不锈钢垫板上, 直至将整个秤体落入基坑。
3.4.3秤体、传感器就位后,检查秤台水平度, 同时检查和校正秤台四周间隙,使之符合安装要 求。秤台的水平度可以通过加减连接件底座下的 不锈钢滑板来调整。
3.5安装限位螺栓和调整限位间隙打开秤台四角孔盖板,拧入限位螺栓和锁紧 螺母,并使限位螺栓头部与传感器侧面间隙保 持在2mm?3mm,然后锁紧螺母。如果限位间 隙调整达不到规定要求,可调整限位基板位置, 见图 2。
3.6固定限位基板
确认就位的秤体各部分己符合要求,然后按 限位基板上的孔位,用手电钻在铸铁底板上钻孔, 并攻螺纹孔,用螺栓将限位基板固定在铸铁板上, 见图 1。
3.7接线
地磅系统接线包括传感器与接线盒的 连接,接线盒与显示仪表的连接,显示仪表与打 印机、计算机等外围设备的连接。
3.7.1传感器电缆线、总信号电缆与接线盒的 连接,是将电缆线穿越金属穿线管,经接线盒密 封接头进入接线盒内,电缆线7芯线按色标分别 接到接线盒内对应的焊盘或接线柱上。
3.7.2各电缆线连接好后,拧紧接线盒上密封 接头的锁紧螺母, 盖上接线盒板盖和拧紧盖板螺 钉,盒内可放置干燥剂。
4.大型地磅的接地保护
4.1接地种类及应用范围
4.1.1接地种类
目前,全电子地磅电子称重系统的接地系 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保护接地: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 属部分同大地可靠连接。
②防雷接地:本系统仅讨论静电感应雷击和 电磁感应雷击的接地。另外对雷电高发区,应单 独外设避雷针,防止直击雷。
③防静电接地:消除静电及其危险影响而设 置的接地。
④屏蔽接地:防止外部电磁感应对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屏蔽线的金属外皮等进行 的接地。
此外,电子称重系统中,加配微机、打印机 等设备的接地可参照以上要求。
4.1.2应用范围
本接地系统有:电源接地、仪表接地、秤体 接地、接线盒接地、称重传感器保护接地、电缆 线外屏蔽接地、穿线导管接地,见图3。
4.2接地装置的设备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
4.2.1接地体的设置要求 本系统中接地装置为两组。
一组是利用基础中的钢筋作为接地体,主要 供系统防雷等使用。其具体技术要求为:
①基础混凝土内的横钢筋网需对50%以上的 交叉点用16号铁丝捆扎起来,各地脚螺栓又与钢 筋牢固相连,形成分布式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 4Ω。
②如果第①点做不到或是旧衡器基础改造, 则必须在每一个传感器附近设置一根接地粧(接 地电阻小于4Ω)。安装地磅时,从每只传感器 附近的秤体上接一根专用接地电缆至地粧上。
另一组是在磅房内单独设置接地装置,主要 供仪表、微机、电源等使用,该接地粧应距离磅 房1.5m以外,并尽量装在机器最近处,以减少电 阻、便于泄流。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小于4Ω。 如果第二组设置现场达不到该要求,也可共用一 组基础钢筋接地, 见图 3。
4.2.2接地线的调置要求
①为提高接地的可靠性,避免对地电流引入 的阻抗噪声,接地线不能串联使用,必须并联使 用。接入基础钢筋网的各种接地点,应尽量在被 保护装置的最近处,便于连接和泄流,限制漏电 流产生的感应电压。
②传感器传输信号电缆及总信号电缆的屏蔽 接地,应采取单端入地,宜用仪表接地,不可双 点分别同入两个接地粧。
③为了使雷击的绝大部分电流不经传感器引 入大地,也可采用一个总接地粧把基础钢筋及所 有的金属构件的接地点汇集在一起,总接地桩应 比其它接地埋的更深。
④配备微机的电子称重系统中,为了避免对 微机系统的电磁干扰,宜将各种外围设备接地的接地线分别接到地母线上,用一根接地线单独将 接地母线与接地体连接。微机到接地母线的连接 导线应采用多股编织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