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磅检定中替代方法的探究
介绍了电子地磅检定中替代方法的操作步骤, 从不断提高电子地磅检定队伍的全面素质、 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衡器操作的监管 3 个方面分析了解决电子地磅检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我国的计量检定方式必须以国家计量检定标准检定系统为衡量标准, 即进行量值传递。 对于这一量值传递, 通常应用的方法是直接比较法, 当然还有其他比较法。 在衡器检定中, “直接加砝码” 是工作人员经常会用到的常规量值传递方式, 但是, 由于电子地磅检定现场情况多变, 尤其是大型电子地磅和自动衡器的检定, 往往需要采取非常规方法, 这就给这项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题,而标准砝码的替代作用能使衡器检定工作顺利开展, 完成量值的传递。 通常我们所说的测量成功是指不但能够满足其测量不确定度, 同时也满足不大于被检衡器最大允许误差的 1/3 的要求。
应用标准砝码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对于标准砝码不够的情况, JJG 555—1996 《非自动秤》 中作了明确规定: 当检定对象的重量大于一吨时, 可以采用其他恒定载荷来取代标准砝码, 这种 “替代法” 是衡器检定中经常会采用的方法。
1.电子地磅检定多次替代法的操作步骤
(1) 反复检验 50%最大秤量的重复性误差范围, 并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计算出准确的替代量;
(2) 砝码的称量测试务必要从零点开始, 随后进行测量, 直到所应用到的砝码全部用完之后, 再对这个秤量值进行误差计算, 接下来卸去砝码, 重新返回零点。
通常所说的多次代替法, 其实就是在一个称重平台上放入标准砝码, 但是标准砝码的质量必须不能少于 1/5的最大秤重量。 游砣盘有相应的增砣, 对这些游砣盘的增砣进行稍稍的移动, 用来观察秤的平衡情况, 如果发现秤不能保持平衡, 小砝码就可以发挥其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小砝码的方式, 来保持秤体的平衡。 达到平衡后, 取下刚刚放入的小砝码, 以等量代换的方式用相同重量的物品使得秤保持刚才的平衡, 这时, 放在秤上用来取代砝码的重物总质量就代表该秤被代替的砝码的总质量, 此时多次代替法的第一个环节就剩下了最必要的一步了, 就是需要再一次把该类型的小型砝码放在检定平台上用来检定下一个分度, 循环往复, 多次替代, 直到被检定秤的最大秤量值。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多次代替法的整个流程。
这种替代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相应质量的误差, 这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衡器检定要求, 只要检定测量值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 都是可以接受的, 都能称之为合格。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往往因为替代物的选择不严格, 没有标准的代替物品而造成很大的误差, 这种误差通常称之为替代误差。
2.电子地磅检定工作中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
2.1不断提高电子地磅检定队伍的全面素质
电子地磅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通不高严重影响了当前的衡器检定工作, 并带来了很多问题, 上级职权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改革人员选拔机制, 引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 并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 将培训工作制度化、 长效化, 以不断提高检定队伍的综合素质, 为电子地磅检定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保障。
2.2完善规章制度
虽然我国已有相关的法规标准来监督、 规范衡器的检定工作, 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 比如说: 人员职权界限不明、 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力度不够大等等, 所以,完备的衡器检定法规体系急需建立健全。
对于电子地磅检定中的违规行为, 应加大整治力度, 要从源头抓起, 做好法律法规宣传, 创新机制体制, 出台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推进内部创新机制部署, 不断推动电子地磅检定规范化进程, 落实责任追究制, 真正使电子地磅检定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2.3加强电子地磅操作的监管
电子地磅检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上至管理人员, 下至各级操作人员, 都应积极做好监督工作, 内外配合, 倡导规范化检定, 只有充分协调配合, 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更好的检测方法, 才能不断提高检定水平, 保证电子地磅的准确称量。 电子地磅检定工作任重而道远, 检测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地磅检定办法。
3.结束语
在电子地磅检定中, “直接加砝码” 因电子地磅检定现场情况多变, 给工作带来难题, 而标准砝码的替代作用能保证电子地磅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完成量值的传递。 在电子地磅检定过程中, 通过提升检定人员素质、 完善规章制度及衡器监管等办法, 可以更好地解决电子地磅检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电子地磅检定工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