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轴(轮)重仪进行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对给定的测量任务判断测量程序和测量 条件的合格性。
二、任务和目标不确定度
1.测量任务
用标准测力仪对最大载荷5000kg的一台轴(轮)重仪左承载器的1000kg秤量点进行测量,得到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2.目标不确定度
目标不确定度 UT为0.65%。
三、原理、方法、程序和条件
1.测量原理
将标准测力仪示值与轴(轮)重仪示值进行比较。
2.测量方法
用标准测力仪对轴(轮)重仪进行测量,测量值与标准测力仪示值之差即为示值误差。
3.测量模型
Δ=x-A
式中: —示值误差,kg;x—轴(轮)重仪示值,kg;A—标准测力仪示值,kg。
4.初始测量程序
(1)用标准测力仪测量一台工作正常的轴(轮)重仪。
(2)采用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标准测力仪。
5.初始测量条件
(1)测量依据:JJG1014-2006《机动车检测专用轴(轮)重仪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2)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相对湿度,36%,电源220V/50Hz,无电磁干扰。
(3)测量标准:在有效期内的标准测力仪, Urel=0.2%,k=2。
(4)被测对象:工作正常的轴(轮)工作正常的轴重仪。
(5)操作人员是经过培训的,且十分熟悉轴(轮)重仪的检定过程。
四、不确定度来源(见表1)
五、首次评估
1.首次评估不确定度分量的说明及计算
(1)由测量的不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x)(A类评定)
对一台轴(轮)重仪左承载器的1000kg秤量点,连续进行10次重复测量,得到测量列(单位:kg)为1003、1005、1005、1005、1009、1009、1009、1007、1007、1011。
单次实验标准差s=2.49kg,则标准不确定度:u1(x)=2.49kg。
(2)由被检轴(轮)重仪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x)(B类评定)
被检轴(轮)重仪的分辨力为1kg,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矩形分布)落在宽度为1/2=0.5kg的区间内。 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2(x)=0.5/ 根号 3 =0.3kg。
u1和u2两者取其大。
取由测量的不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1(x)=2.49kg。
(3)由标准测力仪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A)(证书给出)
依据上级计量检定部门给出的校准证书,该标准测力仪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0.2%,k=2。
则由标准测力仪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1(A)=0.2%/2×1000=1.0kg
(4)由传感器安装不垂直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A)(B类评定)
在检定过程中,传感器安装不垂直,会带来测量误差,估计倾斜不超过3°,按反正弦分布计,则由传感器安装不垂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2.首次评估不确定度分量之间的相关性
各分量之间无值得考虑的相关性。
3.首次评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由于各分量之间无值得考虑的相关性,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扩展不确定度取k=2,则
U=uc( )×k=2.9×2=5.8kg
Urel=5.8/1000×100%=0.58%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Urel=0.58%,k=2 4.首次评估的不确定度分析
在不确定度分量中,测量重复性的不确定性分量占较大比重。
5.首次评估的结论
首次评估的测量不确定度Urel=0.58%,k=2,略小于目标不确定度:0.65%。 满足UE<UT,符合目标不确定度要求。
六、第二次评估
对于本例,不需要进行第二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