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7-06-14 02:54:08

电子秤检定中“标准砝码替代”的可操作性

时间:2017-06-14 02:54:08 来源:本站 点击数:591

实际工作中,砝码的需求量较大且实现较困难  电子秤检定规程提出 标准砝码的替代 就是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何在满足误差理论的前提下,更加合理地实现标准砝码的替代是本文要表述的重点

在对电子秤进行计量检测、量值传递时,标准砝码经常需要不断地组合。在实际工作中,电子秤量程从几十千克到数十吨,对其进行检测是相当繁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一直尝试利用其它办法简化电子秤的检定程序,但是受质量单位标准定义和误差理论的限制,到目前为止使用标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检测仍是唯一的方法。

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以下简称JJG555-1996规程”)给出了标准砝码的替代方法,即:在具备少量标准砝码的前提下,利用恒定物替代标准砝码的检测方法。JJG555-1996规程4.6.2条款指出:当被测试秤最大秤量大于1t时,可使用其它恒定载荷替代标准砝码”对电子秤进行检定。

1.问题的提出

规程并没有明确指出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的关键是什么JJG555-1996规程4.6.2条款指出“当被测试秤最大秤量大于1t可使用其他恒定载荷替代标准砝码,前提是至少具备标准砝码,或是最大秤量50%的标准砝码,两者中应取其大者在以下条件下,标准砝码的数量可以减少,而不是最大秤量的50%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3e,可减少至最大秤量35%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2e可减少至最大秤量20%.重复性误差是将约为最大秤量50%的砝码,在承载器上施加3次来确定的。

但这一条款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检测电子秤时,标准砝码的准备量多少更合适?(重复性误差与”标准砝码的替代“的关系是什么?(能否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的关键是什么?

2.如何看待存在的问题

2.1标准砝码的准备量

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理应大幅度的减少标准砝码准备量才更有实际意义,尤其在近百吨电子秤大秤量的电子秤检定中。假设检定现场需要准备的标准砝码与电子秤需要检定的量程相差不多,再使用“标准砝码的替代”去检定电子秤,就失去了替代标准砝码的意义。

电子秤是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计量仪器电子秤检定来说,首次检定只有一次,更多的是随后检定。首次检定使用更多的标准砝码能更好地对电子秤性能进行评定,但随后检定就相对简单

JJG53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JJG13-1997<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等三个子规程6.1条款中“随后检定中”均给出“其中,称量测试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如果不测试至最大秤量,至少测试至2/3最大秤量的字样。这也就是说除首次检定外,随后检定可以检定到最大满量程的2/3即可,实际也正如此。

然而JJG555-1996规程4.6.2条款几乎明确要求:50%1/2)秤量的标准砝码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下限。【(2/3-1/2)】秤量=1/6)秤量=16.7%秤量。按照此推算恒定物的使用量只有16.7%秤量余量,这样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实施意义不大。

2.2重复性误差与标准砝码替代的关系

重复性误差是评价计量仪器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子秤也不例外。一台电子秤的重复性会随着使用条件等变化而变化。JJG555-1996规程4.5.111.4.9条款对“同一载荷,多次称量所得结果之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也就规定每次都需要重新进行重复性检定;重复性一定是建立在计量准确性之上的,没有计量准确性就无法获得准确的重复性误差

这意味着现场需要提供50%的标准砝码标准砝码才能进行重复性误差测试;也意味着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时是无法利用上周期的重复性结论的,需要现场重新进行重复性误差测试。这种情况,再谈论“标准砝码“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3e,可减少至最大秤量的35%,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2e,可减少至最大秤量的20%,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JJG555-1996规程4.5.1条款“重复性”指出“对同一载荷,多次称量所得结果之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11.4.9条款”重复性测试指出;“进行两组测试,分别在约1/2最大秤量和接近最大秤量。对重复性既提出了要求,也提出了测试的方法这里的重复性是对电子秤整体性能进行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得出的重复性误差结论与标准砝码的替代里所引用的重复性要求其实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前者是电子秤检定时对电子秤进行评定的一个必要技术指标,是一个概括性的指标;后者是利用重复性的优劣来确定标准砝码的替代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电子秤的重复性好,甚至重复性误差为0”,标准砝码的替代也不一定可以进行 在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时,关键是替代点的重复性好坏,能否完好复现被替代的标准砝码的作用。由11.4.9条款“重复性测试”得出来的重复性数据不等于替代点的重复性状态我们无法保证重复性数据与衡器的量程具有严格的线性关系,不论的性能如何替代点的重复性数据是关乎到标准砝码的替代能否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2.3标准砝码的替代之关键

标准砝码的替代能否在衡器检定过程中得到很好实施,能否真正减少标准砝码准备量,关键点是要确定由此过程进行的衡器检定应能与仅使用标准砝码过程效果等同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人们尝试替代标准砝码检定衡器的几种方法不能实施,关键是这些方法引入的误差超出了衡器检定对标准物误差的要求因此,严格分析标准砝码的替代法检定衡器这一过程引入的误差才是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必须进行的工作

误差理论指出受检仪器的综合误差来源于标准物的误差、读数误差测试方法误差等叠加结果

在衡器检定过程中,衡器误差形成的来源大致有:(由于各种原因在衡器检定中,会有读数误差即E=0.1e;(标准砝码带来的总误差。

JJG555-1996规程4.6条款要求检定秤用的标准砝码的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秤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那么标准砝码的累计误差会是多少?

如果在这点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就应考虑此处的重复性问题,扣除读数误差(0.1e)、标准砝码带来的误差(0.5e-0.1e-0.025e=0.375e),则留给重复性误差的空间不大于0.375e,这样才能保证替代后不偏离标准砝码的可控范围

电子秤1.png

电子秤2.png

3.实施标准砝码的替代的具体步骤之建议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利用标准砝码的替代对衡器进行检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利用现场所能利用的标准砝码,按照规程的要求对衡器进行计量准确性测试即相应测试,只要求具备标准砝码不再对标准砝码的准备量进行其他限制

电子秤3.png

4.总结

上述过程在标准砝码的替代实施过程中,砝码的准备量不必要求50%最大秤量标准砝码的准备量可大幅度降低了,给用户及检测部门提供方便由此对受检衡器的性能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不仅重复性要好,而且替代点的误差也受到限制但由于需多次测试重复性性能,也导致装卸标准砝码的工作量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