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是计量器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人们称计量为 “度量衡”。所谓度,是指用尺(如古时的骨尺、牙尺及以后渐次问世 的竹尺、木尺、皮尺、钢尺等)测量物体的长短;所谓量,是指用容器 (如古时的合、升、斗、斛及以后使用的量桶、量杯等)测量物体的体 积;所谓衡,则是指测量物体重量。衡,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史 料记载距今已有4000多年,当时出现了物品交换,但计量方法则 是靠眼看手摸;而作为计量重量的器具——电子秤,在我国最早出现 于夏朝;春秋战国时期已掌握了杠杆原理,战国中期在楚中一带已 广泛使用天平和砝码称量黄金,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计量标准不 一,较为混乱,直到秦统一天下后,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实行商鞅变 法(公元前221年),才统一了度量衡标准;宋朝时期出现了准确度 达到40mg的戥秤,标志着当时的电子秤已具有相当可观技术水准。
电子秤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科研、医疗卫生等部门。电子秤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电子秤主要 由承重系统(如秤盘)、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和示值系 统(如刻度盘)3部分组成。电子秤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 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机械秤又分杠杆秤和弹簧秤。按衡量方法 分非自动秤和自动秤。其主要品种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地中 衡、地上衡、轨道衡、皮带秤、邮政秤、吊秤、配料秤和袋装秤等。电子秤发展的重点是电子衡器。程控、群控、电传打印记录、屏幕显示等 现代技术的配套使用,使电子秤功能齐全,效率更高。通过衡量物体 的重量(所受重力的大小)来测定该物体质量的器具。某些电子秤习 惯上称为秤。电子秤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科研、医疗卫生等 部门。
中国的电子秤行业是一个具有漫长发展历史的传统产业和重要 的基础行业。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子秤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电子秤工 业的管理体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在国民经济中 所处的地位更是变化巨大。根据《2013-2017年中国衡器制造行业 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中 国规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电子秤制造企业有142家,其中私营 企业83家,三资企业32家。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60. 72亿元, 同比增长29. 29%;利润总额15. 27亿元,同比增长32. 13%。
在技术发展方面,多年以来,中国都是以机械衡器为主,20世纪80 年代开始扩大对电子秤的使用和对大型自动衡器的研制,中国 现已能够独立设计制造精度高、运行快、计量准确的各种电子秤。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和应用水平提高,电子秤产品数字化、集成化、 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世界衡器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中国电子秤制造行业的中低端产品市场已处于饱和的状态,而 在应用高技术含量的先进电子秤方面,国内还处于依赖进口解决供 应的阶段,因此行业未来扩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含量的高 端产品市场。相应地,国内电子秤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侧重于技 术方面的较量。同时,随着跨国企业的不断进入,国内企业也将面 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国内电子秤制造行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一、电子秤产品质量常见问题分析
近几年,为适应市场需求,中国电子秤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子秤产品,但仍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与外国衡器比较,质量还存在 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设计精细程度参差不齐。中国电子秤与外国产品相比在 外观、人性化、产品的可靠性、安装的方便性、细节设计方面存在一 定差距。中国衡器在外观、人性化、可靠性等精细设计方面参差不 齐。
(2)工艺技术和装配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中国电子秤的材料加工 精度、外观涂装、主要覆盖件的平整度和关键结构件的焊缝和装配 技术水平与外中产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3)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差。中国电子秤产品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 与与外国产品相比差距较大,影响产品寿命,例如汽车衡的质量的 稳定性,电子秤的耐用性等。
二、如何实现中国电子秤产品质量突围对策建议
要从自身的产品品质、产品创新方面着手。产品品质突围要有 系统性,强化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完善企业制度、人才管理模 式,需要提高技术和硬件设施水平。
同时,全行业都应该重视产品可靠性,打造产品可靠性工程体 系;持续开展可靠性需求论证、设计分析、试验评价、生产保证论证 等工作。品质突围也要有制度创新、管理提升和衡器企业文化等配 套策略,融合制度改革和管理提升之成果,打造企业“品质文化”, 形成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基础;系统研究信息化改造、精益生产 与品质控制等先进管理模式;深化企业制度改革,从制度上解决如 何激励电子秤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电子秤产品质量发展前景
电子秤发展的重点是电子衡器。程控、群控、电传打印记录、屏幕 显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配套使用,将使电子秤功能齐全,效率更高。 采用放射性原理和液压传动比原理的计量设备将得到有限的发 展。在称重与生产过程的结合中,机电结合式秤具有较好的经济 效果,预计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具备基本计量性能的同 时,对衡器的商用价值和可靠性要求也将逐步提高。衡量价值较高 的商品时,要求其计量准确度较高;衡量价值较低的商品时,则主 要考虑计量效率。这将促使电子秤向多样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本世纪中,如何发展中国的衡器工业,这是摆在业内人士面前的问 题。为此要调动更多企业人士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推进和智力经济的发展,我国衡器行业 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特别关注:
(1)今后的市场将不再是相对稳定的传统市场,而是动态的。 为此,研究其变化的过程,较之占领市场份额更为重要。
(2)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密切联系,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3)不仅要建立数量市场,更重要的是质量市场,高技术产品 质量的市场较一般技术产品数量市场更为重要。
(4)在世界大市场中占一席之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中,毫无疑问,高技术产业比例越高的国家受益越大,而且受益比 例递增。中国电子秤电子吊秤工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 构,通过国际交流加大技改力度和技术引进,同时还要开发人力资 源,因为,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不竭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