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针对钢铁厂和铸造厂韦运钢(铁)水的起重机(行车)上的电子秤存在容易失灵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观察 分析,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钢铁厂和铸造厂吊运钢(铁)水的起重机(行车)上都安装有 电子秤。传感器是电子秤的感应部件,也是主要部件之一,为 使称量准确,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够准确感受吊物重量引起的压 力的地方(比如行车定滑轮轴的正下方)。
一些小钢铁厂和铸造厂反映,吊运钢(铁)水的小吨位行车 上的电子秤比别的行车上的电子秤更容易失灵,生产常常因此 受到影响。到现场查看后,我们发现,行车的定滑轮轴及传感 器安装在小车架的上平面以下(见图1),暴露在温度很高的钢 (铁)水的正上方,没有任何遮挡,传感器直接被钢(铁)水高温 烘烤。很明显,电子秤容易失灵,是传感器被钢(铁)水高温烘 烤所致。
因此,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移 至小车架的上平面之上,使传感器能够被小车架遮挡住,避免 钢(铁)水的直接高温烘烤。为此,我们对整套定滑轮组进行了 改造(见图2)。
1.定滑轮组的结构改进
(1)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改变。首先,传感器(见图1和图2中的序号4)的安装位置改变了,这是最根本的改进。
即,改进前传感器安装在小车架上平面之下,改进后传感器 安装在小车架上平面之上。为此,必须进行下面(2)、(3)和 (4)共3项改进。
(2)增加4块侧板(见图2中的序号2),侧板的材料采 用Q235-B,侧板尺寸为:厚度50 mm,宽度500mrt,长度 900 mm;每块侧板上下各加工1个通孔,上下通孔的直径分 别为:$ 150mm和$ 110mm, 2个通孔的中心距离为510mm; 4块侧板分为2组,每组2块,在每组侧板下面装配一根定滑 轮轴(定滑轮轴2端的轴径均为¢ 110 mm),在每根定滑轮轴 上装配2个定滑轮(见图2中的序号6),即定滑轮和滑轮轴 悬挂在侧板的下面,不与其他零部件接触。
(3)增加1根长轴(见图2中的序号1),长轴的材料采用 40 Cr,长轴的总长度为864 mm,长轴的直径为¢150 mm; 长轴穿进4块侧板上面¢150 mm的孔中,即4块侧板吊挂在 长轴的下面,长轴两端的下面均压着传感器,传感器则安装在 小车架上平面之上。为使侧板能够定位,每一组侧板的两板之 间的长轴上还要安装一个挡圈(见图2中的序号3)。
(4)定滑轮轴(见图2中的序号5)的加工改造:把2根 定滑轮轴两端的直径加工为$110 mm,使之与侧板下面的通 孔直径(¢110mm) —致,以使2者能够装配在一起。定滑 轮轴的中间段无需改变,和改进前一样。
2.长轴的设计与计算
由于固定滑轮组的下面通过钢丝绳直接连接的是吊钩组和 吊物一~钢(铁)水包,因此,上述长轴和侧板的安全直接关系 钢(铁)水包的安全,必须对两者进行详细的设计与计算。
因侧板的设计与计算比较简单,本文不作详述。以下仅对 长轴的设计与计算进行详述(以额定起重量63 t为例)。
2.1长轴的截面几何性质
根据图2可确定:
长轴的直径D = 150 mm = 0.15 m;
长轴的总长为864 mm;
长轴的跨度(计算长度)L = 758 mm = 0.758 m;
长轴的截面积A = πD2/4= tt x0.152/4 = 0.017 662 5 m2;
长轴的抗弯截面模量(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 版社出版):W, = πDV32 = x 0.153/32 = 0.000 331 2 m30
2.2长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
长轴的受力为简支梁受力模式(见《机械设计手册》,化学 工业出版社出版),长轴两端的2个传感器为简支点,中间4 块侧板为4个集中载荷(P,、P2、P和P4,见图3)。为偏于 安全计算,并且简化计算,把4个集中载荷简化为一个集中 载荷(P),这一个集中载荷为4个集中载荷之和(P = P1+P2 + P3+ P4),其位置在长轴的跨中(见图4)。
2.2.1长轴受到的集中栽荷(P)的计算
起重机(行车)的额定起重量:Q = 63t = 63OOOON (含吊 具钢水包的重量);
动载系数:K = 1.1;
计算载荷:(Q计 = KQ=l.lx630 000 = 693 000N;
滑轮组的倍率为5,受力钢丝绳总支数为5 x 2 = 10; 定滑轮数量为4个,定滑轮组上受力钢丝绳总支数为4x 2 = 8;
长轴的集中载荷:计 X 8/10=693 000x8/10 = 554 400No
2.2.2长轴受到的最大弯矩(Mmax)的计算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计算过程如
下:
Mmax=PL/4 = 554 400 x 0.758/4 = 105 058.8 N-m 最大弯矩的位置在长轴的跨中。弯矩(JW)图见图5。
2.2.3长轴受到的最大剪力(Qmax)的计算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计算过程如
下:
Qmax = P/2 = 554 400/2 = 277 200 N 剪力(0)图见图6。
2.3长轴的强度计算
2.3.1长轴跨中受到的最大正应力的计算
根据《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长轴跨中受到的 最大正应力为:
trm = = 105 058.8/0.000 331 2 = 317 206 522 N/m2 = 317.2 MPa
2.3.2长轴受到的最大剪应力(Tmax)的计算
根据《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计算过程如下: Tmax=4Qm/( 3A) = 4x277 200/( 3x0.017 662 5)
=20 925 691 N/m2 = 20.9 MPa
2.3.3长轴跨中受到的最大合应力(o合)的计算
a合=V317.22 +20.92 = 317.9 MPa
2.3.4长轴的强度校验
长轴的材料选用40Cr。根据《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出版)及《起重机设计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40 Cr 的屈服强度为o'. = 500 MPa,安全系数取U.5,则容许应 力为:[o'] = (tJK, = 500/1.5 = 333.3 MPa。 a合BP,长轴的强度足够。
长轴的刚度计算本文不作详述。
3.结语
经过上述的改进设计,钢铁厂和铸造厂吊运钢(铁)水行车上的电子秤可以像别的行车上的电子秤一样正常工作了,不 容易出现失灵。因为改进后,电子秤的传感器处在小车架上 平面之上了,传感器被小车架遮挡住,不会被高温钢(铁)水 直接烘烤。
其中的2项主要的结构改变(长轴和侧板)也很安全,没有 任何变形。这说明,这样的改进设计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