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我国和主要国际组织、团体对地磅技术法规和地磅标准不 同的界定和理解出发,提出了近些年我国在采用地磅国际建议中的问题,以期引起有 关方面的分析与接轨。
前言
国务院的“十五”科技发展计划提出了人才、标 准、专利三大发展战略。这是加人了 WTO,进入21 世纪,中国技术标准工作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严重 挑战形势的战略决策。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磅的技 术标准和技术法规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新形势下, 回顾过去,总结以往的经验,仍感到有不少不足。
目前,我国任何一位地磅技术工作者,不论他从 事的是设计开发、工艺控制、安装调试、检验评价、售 后服务,还是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几乎都可能遇到我 国衡器技术法规和标准互不兼容,甚至内容的规定 上出现直接相互矛盾的现象。这给工作带来了很大 的不便。
为什么?自然少不了体制方面的问题。除此之 外,世界主要的国际组织、团体对技术法规与标准界 定的不统一,认识的不一致亦是原因之一。当然,这 里也与我们在理解上可能没有将二者严格细致区分 有关。
一、主要国际组织对标准和技术法规界定的差异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 N02指南《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 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 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 一种规范性文件。该术语还有这样一个注,标准宜以 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效益 为目的。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 ' TBT)对标准的定义是,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和 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式规定规则、 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性执行文件。
从上述二定义看来,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有 二。其一 WTO/TBT强调了标准在应用或和执行中 的自愿性,即非强制性;ISO/IEC认为标准既有强制 性,又有非强制性’因为它在标准的定义中没有指出 强制性或推荐性。其二 ISO/IEC强调标准产生的协 调一致为基础,WTO/TBT包容了建立标准的非协商一致的情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ffiC N02给出“技术法规”的定义是,规定技术要求的法 规,它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 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 规范或规程的内容纳人法规中。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 TBT)给出的“技术法规”的定义是,强制执行的规定 产品特性或有关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 规定文件。技术法规也可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 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 要求。
以上二个技术法规定义,从内涵上来说,WTO/ TBT是从其本质属性上做出了描绘,特别强调了它 的强制特点,法制性。ISO/ffiC则主要从其标准、规 范、规程等技术文件的关系上指示是“规定技术要求 的法规”。
下面我们看看,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的衡 器国际建议是标准,是技术法规,还是兼而有之。
二、地磅国际建议是技术法规还是标准
地磅是商业贸易,经济核算的最主要的测量仪 器,各国无一例外都将其列人依法管制的范围。
法制计量,按照国际上通行说法,即法制计量学 (LEGAL METTOLOGY),它是受法律和政府法令调 整范围制约的所有应用计量学的总称。国际法制计 量组织(OIML)主要是从事法制计量学方面的工作, 是世界各国政府之间一个合作组织。其宗旨是,确 定法制计量的一般原则,促进计量法的一致,制订推 荐国际计量技术法规……。
国际建议(法文缩写RI)是OIML协调和指导各 成员国开展法制计量工作的最主要技术法规。国际 法制计量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道义上有执行的义 务。
看来,衡器的国际建议是一种技术法规,这种归 属的划分看来也符合前面WTO/TBT协定对“技术 法规”的定义。
有趣的是,我国在采用国际标准的相关文件中 (参见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的《采用国际标准 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2001年发布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对哪些国际的技术文件称得上“国际标准”给出了明 确的出处。与上面的分析结论略有不同。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 委员会UEC)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 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列人《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中的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公认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某些标准。
这27个国际组织包括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0IMLo如此说,衡器国际建议是“国际标准”。
我们也注意到,上述的所有国际组织和团体发 布的文件中以衡器为标题和主要描述对象的,只有 0IML的国际建议。我国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制 定的衡器标准和法规,都采用的是0IML的国际建 议。
三、采用国际建议的几个具体问题
同一个地磅国际技术法规,国内隶属不同的技 术委员会采用,由于沟通不畅和其他一些行政管理 上形成的原因,难免造成彼此具体内容与条款的不 协调。出自国内不同技术机构地磅标准与技术法规 的互不兼容及矛盾,正集中反映了我国目前地磅标 准、技术法规管理体制和运作体制上的问题,需要协 调、沟通、统一。
下面谈到的我国地磅标准和技术法规采用国际 建议的具体问题,有些独立出现在标准方面,有些单 独呈现于技术法规,有些问题可能兼而有之;有些也 可能值得商榷。
1、分类
国际建议将地磅分为二大类:自动衡器和非自 动衡器。非自动衡器仅用一个技术法规IR76完全包 容。而我国国家一级的地磅技术文件却分为许多门 类:天平与衡器,秤,计价秤,机械天平、机械秤等等 不一而足。
2、内容
地磅国际建议的主要内容有:术语、适用范 围、原则、计量要求、技术要求、标志、计量控制 (CONTROL)、强制性实验程序和实验报告。我国的地磅技术文件往往仅有其中的部分内容,有些还增 加了安全性能和包装运输方面的要求。
衡器国际建议几乎都包含强制性实验程序, 和与之相对应的实验报告,旨在提供标准化的要求 和测试程序,以便用统一和可溯源的方法来评定地磅的计量和技术特性,确保地磅符合国际建议的需 求。应用这些程序和实验报告,可促进世界、地区各 计量管理部门的测试结果的交换与(下转第32页)
四、结束语
被称量物体对地磅的冲击是在冶金行业用地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仔细计算 冲击载荷外,还需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经验系数以 使得地磅结构更加合理。另外,针对抗冲击地磅的设 计要不拘一格,需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最合理的 方案。例如在大包秤的设计中,鉴于安装空间狭小, 不可能采用过多的缓冲器,此时有效利用过载保护 装置对于简化地磅结构、降低产品成本更具有显著 优势。
近几年,我国冶金行业迅猛发展,为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采用了许多计量手段,同时 也为地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愿地磅企业 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地磅产品为我国冶金行业的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